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今年,人社部已公布两批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联合惩戒的效果如何?下一步还将如何重拳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今年7月12日,人社部举办了专题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黑名单”。10月11日,又发布了第二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黑名单”,包括25家用人单位和5个自然人。
相关链接:
“黑名单”发布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关于对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的要求,积极开展联合惩戒工作。
主要包括: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生产许可、资质审核、融资贷款等方面对违法失信主体予以***。
这些措施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了解,在“黑名单”中已有部分企业因***措施而无法承揽工程建设项目,受到应有惩戒。
当然“黑名单”及其联合惩戒的效果不仅体现在对违法主体的惩戒上,通过公布“黑名单”、联合惩戒,在全社会范围内也产生了积极警示和教育意义,为营造诚信守法经营氛围、建设和谐用工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做好联合惩戒工作,今年9月,人社部印发通知,明确要求各级人社部门要加快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的管理工作,省级人社部门至少每季度集中公布一批“黑名单”信息。
人社部也将进一步加大“黑名单”制度化公布和推送机制的建设,抓好“黑名单”各项制度的落实,做到应列入的尽列入、该公示的全公示。
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现在距离2020年努力实现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的目标,只有两年多时间,任务非常艰巨。
下一步,人社部将着力加强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完善和落实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按照“治欠保支”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年度任务,推动“两金三制”措施尽快落实到每个企业,落实到每个在建工程项目。
二是着力加强欠薪源头治理
针对导致工程建设领域欠薪的深层次问题,充分发挥协调机制作用,协调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加大源头治理力度。
三是着力加强日常监察执法和专项检查,进一步畅通劳动者举报投诉渠道
在所有建设工地落实维权信息告示牌制度,***实行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省级联动处理机制。
加强对违法失信企业的日常巡视检查,切实提高日常监察执法效率和精准度,健全跨地区执法协作机制,加强地区间的横向协作,方便农民工依***。
从今年11月1日到2019年春节前,继续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专项检查。
四是着力加大对欠薪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依法查处欠薪行为
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加大重大欠薪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和违法失信的联合惩戒力度,提高企业违法成本。
为进一步强化省级政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责任,今年9月,人社部印发了《2018年度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细则》,部署对各省级政府2018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进行考核。
相关链接:
今年的考核细则共有考核指标65项,分为加强组织领导、工程建设领域欠薪源头治理、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工资支付诚信体系、依法处置欠薪案件、加强执法能力建设等六个方面。
与去年相比,今年考核细则***加强了对落实主管部门特别是工程建设行业主管部门责任,推进落实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以及强化对欠薪失信企业信用惩戒的考核力度,加大相关项目的分值权重。目的是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确保党***、国务院关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各项工作部署落实落地。
人社部将在年底前下发考核方案,春节后适时启动2018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